当前位置 : 资源下载 建筑工程
在线客服QQ:632832888
文件名称: 创新技术----后浇带结构支撑采用钢索斜拉施工技术
  • 所属分类 : 建筑工程
  • 文件评级 :
  • 文件大小 :91.14K
  • 上传时间 :2011-01-07
  • 下载次数 :0
  • 提 供 者 :4129014********
  • 相关连接 :无
  • 下载说明 : 别用迅雷下载,失败请重下,重下不扣分!
介绍说明
(下载内容来自于网络,使用问题请自行百度)
创新技术----后浇带结构支撑采用钢索斜拉施工技术
一、工程概况:
该工程带设备层和地下室共计23层,裙楼部分层高为4.2米、5.4米,主楼部分层高为3.9米,每层设2条后浇带,层层留设;后浇带封闭时间为两侧砼浇筑60天后,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安排,预见后浇带未封闭连续传力达10-12层以上,因后浇带处的梁在未封闭前不能按设计要求承力,因此该处的楼面荷载和施工荷载均由支护支撑承担,所以后浇带处的支护支撑设计成为后浇带施工的关键点。
二、方案比选:
后浇带处的梁板在砼封闭前,由原设计的连续梁变成悬臂梁,受力状态与原设计要求大不相同,在后浇带两侧砼达到设计强度后仍不能满足其承受力要求,故在后浇带施工期间必须设置支撑系统,根据本设计施工图纸该支撑系统可设下撑式或上拉式两种方案。下面就两种支撑系统做一说明,并做出比较经济、合理、安全、适用的选择。
下撑式: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图对后浇带封闭的设计要求,估计后浇带未封闭连续达8-10层,如果采用下撑式,那么(23-10)=13层楼面以下的后浇带支撑系统均须考虑10层左右的荷载,造成支撑系统庞大,不经济,如果采用大型型钢支撑系统还有支撑困难,支撑效果不佳,拆除不安全等隐患难以排除。
上拉式:采用上拉式,即将后浇带处的荷载分层传送给建筑结构上,配合两层梁,板底模支撑系统(后浇带施工期间荷载分二层承担)。如设计可靠的上拉式结构既经济适用,又操作简单、方便,有利于保证操作安全和结构安全。另外该楼裙楼部分的层高为4.2米、5.4米,主楼部分的层高为3.9米,作上拉式支撑体系设计时具备很好的受力角度(能充分发挥斜拉索作用)。
根据以上比较结果选用上拉式支撑体系。即:上部采用钢丝绳拉,下部采用圆木支撑。
三、 方案设计
1、长悬壁的支撑设计。
在长悬臂部位钢丝绳进行层层拉结,每层钢丝绳的受力为上部一层的全部重力荷载和施工荷载3 KN/(建筑工程)
下载文件列表
(系统自动生成,下载前可以参看下载内容)
相关说明
  1. 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分享交流与学习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.
  2. 建筑工程网是交换下载平台,提供交流渠道,下载内容来自于网络,除下载问题外,其它问题请自行百度
  3. 本站已设置防盗链,请勿用迅雷、QQ旋风等多线程下载软件下载资源,下载后用WinRAR最新版进行解压.
  4. 如果您发现内容无法下载,请稍后再次尝试;或者到消费记录里找到下载记录反馈给我们.
  5. 下载后发现下载的内容跟说明不相乎,请到消费记录里找到下载记录反馈给我们,经确认后退回积分.
  6. 分卷压缩的大文件,请按顺序改名为:1.rar,2.rar,3.rar...再进行解压
相关搜索 :